近日,国内制冷剂市场迎来一轮剧烈波动。作为曾经的主流制冷剂产品,R22(氟利昂-22)价格出现“断崖式”下跌,主流品牌巨化股份的22.7kg装产品价格在一周内从650元/瓶骤降至530元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下面是创弗化工带来的详细内容。
一度稳居高位的R22制冷剂市场,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“价格寒冬”。根据创弗小编从一线经销商处获得的最新数据,国内制冷剂龙头厂商巨化股份生产的22.7kg装R22,本周批发价已跌至530元/瓶左右。这一价格与上周的650元/瓶相比,单周跌幅高达18.5%,若与今年早些时候860元/瓶的高点相比,累计跌幅已接近40%,市场行情可谓“一泻千里”。
价格回顾:高台跳水,市场哗然
回顾本轮价格走势,其下跌速度之快令许多业内人士都感到措手不及。
历史高位:此前,巨化R22价格曾长期维持在860元/瓶的水平。
上周行情:进入本月下旬,价格开始松动,迅速下滑至650元/瓶。
本周现状:价格下跌趋势非但没有减缓,反而加速,直接击穿600元大关,报收530元/瓶。
业内分析:多重因素叠加导致“雪崩”
针对此次R22价格的暴跌,行业分析师指出,这是供需关系、政策导向与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供需严重失衡是主因:一方面,下游空调、冷库等终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,尤其是维修和售后市场的采购量大幅萎缩。另一方面,上游原材料价格(如萤石、氢氟酸)也有所下降,为制冷剂价格下调提供了空间。供应充足而需求不振,导致库存积压,厂家和经销商被迫降价清库。
政策淘汰压力持续加大:根据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基加利修正案,我国正在加速淘汰R22等HCFCs(含氢氯氟烃)类物质。R22的生产和消费配额正在逐年削减,其长期被淘汰的命运已定。这使得越来越多企业转向环保制冷剂(如R32、R410A等),对R22的未来预期普遍悲观。
市场恐慌情绪蔓延:在价格出现下行苗头后,市场的“买涨不买跌”心理被放大。下游客户普遍持币观望,等待价格进一步探底,这加剧了流通环节的停滞,形成恶性循环,加速了价格的下跌。
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
此轮价格暴跌对产业链各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对于经销商:高价库存面临巨大亏损风险,资金压力骤增。
对于终端用户:短期内,维修和加注成本将显著降低,是进行设备维护的利好时机。
对于行业整体:这标志着R22作为主流制冷剂的时代正加速落幕,将极大地推动环保替代制冷剂的普及进程。
展望后市,多数分析师认为,在缺乏强力需求拉动的情况下,R22价格的颓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扭转,可能将继续在低位徘徊甚至进一步下探。建议相关企业积极调整库存结构,并加速向新一代环保制冷剂业务的转型布局。
正品R22制冷剂采购热线:180-6622-7879